早春三月,微风拂面,暖阳高照,柳枝抽出嫩芽,花朵含苞待放,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

    长安街上叫卖声不断,今日似乎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街头上熙熙攘攘的,人头攒动,全部朝着一个方向挤去。

    京城最繁华的酒楼之上,一位身着粉衣的女子百无聊赖地撑着头,透过窗子望着下面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她扎着时下京城女子中最流行的飞仙髻,如墨般的青丝披散在肩头,发梢别着一只点翠钗,虽不算华丽,却足显尊贵。

    眼见着下面还没有动静,她便随手揪过来自己的一缕头发把玩,一圈圈绕在指尖,又慢悠悠地散开。

    来回玩了半晌,就在她终于开始不耐烦起来的时候,身边的侍女突然兴奋地拉过她的衣袖,指着一个方向道:“公主快看!来了来了!”

    宋湘宁眼睛一亮,连忙放开自己可怜的头发,顺着锦心指着的方向望过去。

    只见两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从城门处朝这边走过来,官兵开道,将想要拥上来的百姓拦在两旁。

    为首的两人坐在高大的马匹之上,皆身着红衣,头戴官帽,胸前佩戴着大红的绸花,不疾不徐地经过长街,宠辱不惊地接受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赞赏之色。

    “公主快看,右边的那位就是奴婢说的,今年的文状元!”锦心的声音激动起来,拉着宋湘宁的袖口,只恨不得要蹦起来。

    宋湘宁好笑地应了一声,道:“你不说我也能看出来。”

    这位文状元早就在宫里头出了名,据说不仅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就连字迹都清隽有力,皇上看到之后赞不绝口。

    不过,历朝历代写得好文章的状元不止他一个,宋湘宁之所以会知道他,是因为他连中三元,不仅如此,还是大周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据说不久之前才刚刚过完十七岁的生辰。

    锦心将这件事情说给她听的时候,她还一脸的怀疑,如今见到真人才是不得不信了,原来世上真的有这样优秀的人。

    他端端正正的立在马上,面对这样声势浩荡的场合,面上依旧没有一丝波澜,与他身边那位喜笑颜开的武状元相比,显得沉稳许多,反倒不像是他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模样。

    许是宋湘宁的眼神太过炽热,那马背上的人像是察觉到什么似的,突然转头朝着她所在的酒楼方向望过来。

    宋湘宁来不及收回视线,骤然与他对视,她的心重重一跳,只一瞬,她便立马将探出窗外的身子缩了回来,躲到墙角后头。

    锦心瞧见她的动作,关切道:“公主,您怎么了?”

    宋湘宁抚着心口,怔怔摇了摇头:“没什么。”

    等到心跳终于平静,宋湘宁才终于又探出头去,才发现队伍已经走远,从她这个角度,只能看到背影了。

    她有些怅然若失,如果自己方才没有躲得那么快就好了。

    这样惊才绝艳的人,下一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