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一顿,再问那个名叫小玉的女孩儿。

    那女孩儿临走时回首频频张望的那双大眼睛,仿佛印入了她的脑海,总是没法忘掉。

    叶贤齐说亲戚三嫂一家会照顾她。

    “我没事会多跑跑去看下的,好了你赶紧进去,我走了,还有事,忙的嘞……”

    表哥的骑术现在看着好像还没她好,在马背上歪歪扭扭地晃着,调整了好几下,终于顺了些,这才骑着马一溜烟地跑了。

    晚上她在图书室里看资料,一个学生过来告知,说傅先生找她,人就在外头。

    她有点惊讶,急忙出去。

    夜色朦胧,图书室的窗户里透出一片昏黄灯光,影影绰绰。

    走廊拐角的树下,立了一道静静等待的人影。

    果然是傅明城。

    她快步走了过去:“傅先生?你怎么来了?”

    傅明城说:“我父亲出院回家了,我下午去清和医院办手续,正好是同个方向,就把上次和你说的书收拾了下,顺便给你带过来。”说着,将手中拿的几本书籍递了过来,都是原版,其中一本是W.Johansen刚几年前出版的关于遗传学的著作,在书里,正式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能看到关于这方面的最早期的经典著作原始版本,实在是个意外惊喜。

    苏雪至忙小心地接过,连声道谢。

    傅明城见她神色欢喜,好似小孩得了宝贝一样,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说自己过来,就是为了送书,这就回了。苏雪至就送他,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原来他看了今天的报纸,已经知道昨天发生的事,说在报上也看到了她的照片,笑道:“说实话,来了这边后,我见你犹如脱胎换骨,整个人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看来你选择出来读书,是对的。现在虽然不再是你老师,但教过你这样有天分的学生,与有荣焉。”

    苏雪至不想上报,心里有点郁闷,也不便去谈这个话题,就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句,想起了另件事,心里一动,问:“傅先生,你了解过血友病吧?”

    傅明城说:“Haemophilia,嗜血的病。远远谈不上了解,只略微知道。最著名的例子,上世纪以英王维多利亚为肇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因婚嫁而蔓延到数个欧洲王室,所以有皇家病之别名。据说女王四子度假,不慎滑了一跤,膝关节受伤,次日清早就亡故了,可见意外死亡率之高,但即便是英国皇家御医,也是束手无策。发病原因不清,推测是家族血统的遗传疾病。根据1820年德国医生纳赛的定则,发病多见男性,罕见于家族女性,但推测,看起来正常的部分后裔女性,应该是病变传递者。”

    他说完,饶有兴趣地望向她:“怎么了?你对这种疾病有兴趣?”

    苏雪至说:“我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儿,她的父亲是患者,就是昨天命案里的那位死者。他的女儿照规律,是传递者,但她情况特殊,应该是血液的凝血缺陷程度接近了患者,所以现在有轻度症状。小出血应该不会致命,但万一有大出血,就非常危险了。你也知道,血浆能帮到她。我听说清和医院的条件很好,有没有可能,去和医院打声招呼,如果万一什么时候她需要紧急输血,能将她送去,做最优先的安排吗?”

    仅仅就在大约十年之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人类血液有血型之分。在给需要补充血液的病人输血后,常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

    苏雪至补充说:“你也知道,输入的血必须和她的一致。”

    “对!人类血液有血型之分,这一点已经确凿无疑。说起来,我倒是被你提醒了,刚我送来给你的书里,就有关于染色体、遗传基因的提法。我忽然想,这种病会不会和这方面有关系。其实我正在寻找将来的医学研究方向,或许,我可以试着研究这个医学的崭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