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梦云阅读>网游竞技>世子很皮 > 第七百六十三章 衍圣公的传承
    因此,朱久炎有意装作一脸凝重的样子,召集杨士奇、金幼孜等智囊前来,听凭他们各抒己见,以增强这些重点培养人等的实干能力。

    从群臣热火朝天的反应来看,他这个目的完全达到了。各种各样的进攻计划,全方位的战略考虑从他们的嘴里一一道出。

    朱久炎笑眯眯地看着群臣在沙盘上你来我往地推演——凝重的表情摆得很好,先前强调的严峻形势也表述得很到位。他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我縠中”的感觉。

    “齐鲁本不足以挡我军之锋,但此地民风彪悍,又是圣人之乡,文道昌盛,极讲忠孝义气,铁铉忠于建文的举动,在这里很是吃香,很难让铁铉轻易降顺。且齐鲁表里山河,军资后勤转运比较困难,故而宜置诸妥当……”78中文首发

    杨士奇的看法跟朱久炎差不多。他认为,无论是从圣人之乡的舆情、统一全国的战略大方向还是此地本身的战略地位,齐鲁都是应该先行拿下的。但是经他们多方推演,一致认为这地方属于一块很难啃的骨头,嗑牙,没有什么肉,所以还是想办法智取比较好。

    旁边的武将们基本上也都趋于认同他们的看法。

    对于杨士奇他们的阐述,最高兴最满意的并不是朱久炎,而是跟随朱久炎北上的齐王。从群臣皆微微颔首的情况来看,大家对此都是赞成的,拿下齐鲁,齐王在青州的封地自然也就回来了!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哪怕出海就藩被人说得再好,齐王也不想换藩,何况青州的齐王府也不是什么狗窝,而是他花了大心力和多年的经营方才有此规模。

    齐王那叫一个喜形于色,没口子向朱久炎与诸位文武道谢,并且将他在青州的关系毫无保留地一一列出,为了早日拿下齐鲁,他得孤注一掷。

    跟齐王的兴奋相比,一旁的周王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也是不甘落后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一一道出,当然,他的人脉网也在滔滔不绝的叙述中渐渐明朗。

    齐藩收复之后,接下来不是就会轮到他的周藩吗

    与齐王提供的资源与消息相比,周王出的一个主意引起了朱久炎的兴趣。

    “孔讷,字言伯,曲阜人,孔子五十六世孙,洪武十七年袭封衍圣公……如今孔讷年老,大限将至,于洪武三十三年上疏,述其家世……”

    杨士奇他们听完周王的话,也明白了过来。被太祖皇帝册封的五十六代衍圣公孔讷大限将至,于洪武三十三年上疏,想让其子孔公鉴继任衍圣公爵位,获得朝廷的册封。

    可洪武三十三年是个什么状况大家伙都明白。太祖洪武皇帝只在位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自然是从建文元年改过来的。建文皇帝当时被靖难搞得焦头烂额,册封太子的钱都不够,哪里还能册封孔家,这万世一系的衍圣公承袭自然便这么耽搁了下来。

    如今孔讷年纪越来越长,身体越来越差,孔家自然更加急于得到皇帝的册封,以定下衍圣公的承袭。

    孔家想求朝廷

    的册封,这是孔家刚需。周王的意思是,若想拿下轻松齐鲁,当然可以利用孔家的这一点好好做文章。以孔家在齐鲁的影响力,帮助己方收复齐鲁便会更加容易。

    “这么说来,咱们只要先派人暗示一下孔家,以孔家现在的急迫冀望,帮助我们的可能性很大”

    “还是五哥提醒的对!太子殿下,齐鲁虽然因为元末战乱,以及八年前的蝗灾影响,导致有些贫困,但孔家却不曾放弃文教,在当地的齐鲁的影响力,不减反增。若得他们相助,铁铉即使一根筋到底,也挡不住归附大潮。”因为在青州就藩多年的原因,齐王对于齐鲁方方面面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这也是朱久炎带着齐王和周王起来北上的原因之二。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而我朱久炎此番北上,不仅是强龙过江,身边更是带有两条地头蛇,看谁人能挡!

    周王提出的这个办法实在不错,即便那么不知建设的元廷对孔家后代的恩荫封赠都没有断过,新朝若要向世人宣示文治,拜孔庙、册封孔家后人本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本就要做的事情上做做文章,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