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十一岁女孩,是个没登记姓名的黑户,家里有四个人,户口本却只有三页,爸爸、妈妈、弟弟。

    现在穿一件说不上哪个年代的白色衬衫,一条黑裤子,脚上踩着布鞋,在一片茫茫绿意的山上,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正在放鸭子,嘎嘎嘎,不远处一片白,空气里头漂浮着鸭子的绒毛。

    她知道自己不是这个家的人,村子里还没到学龄的小孩儿都知道她是老李家在垃圾桶边捡来的。

    如果没有意外她会把这个当作事实,这些年他们都没露出马脚。

    但现在,她有了一个系统,虽然莫名其妙叫什么“攻略101”,但提供剧情,花费一整天,她读完了系统给的剧情,结合村里的流言,养父母的话,慢慢拼凑出了自己刚出生时发生的事。

    十一年前,赵冬梅和丈夫偷偷一起去医院做生育检查,他们是乘坐四个小时班车才来到市医院,两个人衣服款式老旧,站在挂号窗前的队伍里排队,身上隐约带着车厢里的汗味,赵冬梅肚子里憋着尿,手里拿着一个不锈钢保温杯喝水,她觉得一会儿可能要做b超,赵冬梅的丈夫李海微微缩着肩膀,将一脑袋偏长的黑发挠成了刺猬头,他长得高,皮肤是日头晒出来的黑红,体格健壮,比赵冬梅高一个头,即使举止畏缩,依然让人觉得不太好惹。

    两个人领了号,一个去妇科一个去男科,检查完毕,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医生摘下口罩对赵冬梅说:“身体很健康,没有妇科病。”

    赵冬梅期期艾艾:“我结婚三年还没有孩子。”她俨然是将眼前这穿白大褂的医生当做救命稻草。

    女医生说:“缘分没到。”

    赵冬梅站在医生对面欲言又止,其实她也不知道要问什么。

    这间办公室是四个医生共用,东西两面各有两张相对放着的办公桌,有两位医生正在给病人做检查,剩下一个医生在办公室门后的位置,一个二十几岁,打扮入时的女性正在咨询子宫肌瘤。

    医生问赵冬梅:“还有什么问题吗?”

    赵冬梅摇摇头,“没,没了。”

    她脚步迟钝地跨出门去,心里七上八下的,思绪乱飞,一脚踏出去,千层底落在青色大理石地板上面,觉得身乏腿软。

    赵冬梅身量不高,不到一米六,长得却不瘦,很有一把力气,二十出头的年纪,脸上还残留着青春期的光滑饱满,此时面色却极为黯淡。

    夫妻两个结婚这么久都没孩子,她和李海大约总有一个是有病的。

    他们是父母相看之后结的婚,当时那个年代在他们那个偏僻的小村子大多是这么结婚,父母觉得合适,几乎就成了,自由恋爱不是没有,但非常少。

    赵冬梅和李海家是不同村子,相隔十六里路,两家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两个人只在婚前送礼时见过一面,幸好双方长辈亲人在场否则难以想象有多尴尬羞窘。婚后的日子也没什么新婚燕尔可言,大家都是务农,虽然是赶在冬天农闲办的婚礼,但日子也没清闲下来。

    小夫妻和公婆住前后院,后院的土墙有一道豁口平日用一个朽烂的木头疙瘩挡住,人要联系轻松得很,推开木疙瘩就能进来。赵冬梅婆婆几乎天天过来,不是嫌她不会做饭就是嫌她家里打扫的不干净,不到四十岁的人应该称不上老太太,但自从新媳妇进门做的是倚老卖老的样子,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外骂。

    赵冬梅在婆婆那里受了气,愤怒时无意识找发泄口,她丈夫李海就担当这个角色,两人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架,什么家里丢了个鸡蛋,木槽破了怎么不知道补,叉子又借给谁家了,没完没了的,大部分还不是没事儿找事儿,李海不是个讲究绅士风度的,他就没学过一天怎么当个绅士,只是到底还记得这是老婆,两人互相动手不用真力气,家里整天乌烟瘴气。

    但结婚一年赵冬梅还没有怀孕的迹象,两个人倒成了亲密盟友,每天研究着怎么怀孕。

    两人吃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补品,又赶着驴车去三十里开外的一个村子去求药,那有个家传的妇科女中医,有一妙方治理女子月经不调相传很有效,中医不是什么高门,家里也是务农的,药是给钱就卖。赵冬梅吃了很长时间的药丸,月经是越来越好,但还是没半点怀孕迹象。两人又求了大仙的符纸,屋里供奉了童子尿,又搞来些偏方吃,来来去去折腾了将近三年,终于来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