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梦云阅读>穿越历史>大清武帝 > 第三十六章 多管齐下
    载振让冯国璋帮他查一下孙家定的军籍,冯国璋自然是照办。查到了在山西太原镇,任下面一个营官,上头是焦作仁。这个人当初跟着董福祥打过回人,但是能力平庸。被董福祥不喜,他倒也是知道这点。便托了京城的关系,把他调到了下面,任职太原镇总兵。这个关系恰好是时任兵部侍郎的卓尔文,也是奕劻的门人。所以行事起来,自然是十分方便。

    冯国璋将焦作仁递上来的碟子,呈交给了载振,载振越看越是欢喜。一来因为是这个孙家定确实能力出众,如今不过二十五,便已经任职营官。在地方上,没有任何背景,仅仅靠着花钱,能够爬到这一步,没点真材实料,是不可能的。二来便是焦作仁对这个孙大梁的评价,家财万贯,在太原城的行商之中亦是行首,只是他为人低调,平素里十分勤俭。很多事情,事必躬亲,让别人看来,没有什么名士风范而已。于是,载振便让焦作仁把这个孙家定的官职递交了上来,准备等他成功任职中军总兵都督之后,就让孙家定入武卫军。不过一个小小的协统,对他来说,还是轻而易举之事。

    而孙大梁,在当夜相会之后的第二天,便去了桂园,给灯莹姑娘赎身,然后用一辆掩盖的十分严密的马车将之接走。行事匆匆,尽量减小了影响。待到晚间的时候,桂园的常客才发现天津的魁首,灯莹姑娘已经被赎身。赎身者何人?桂园掌柜闭口不语。这自然他们也有他们的规矩。众人唏嘘不已,而有些则是破口大骂,其实有些人是想为灯莹赎身,但是气在桂园这边,坐地起价,准备等着灯莹稍稍减价,再行赎身之策。如今灯莹既被接走,那么这些人自然是懊悔不已。

    载振第二天晚上依旧在自己天津的宅子之中见到了灯莹,心中大喜。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调孙家定军籍入京后的第二天,翁同龢的门生,由礼部侍郎改任都察院御史大夫的瞿鸿禨便接到了高密,开始秘密调查兵部军籍异常变动。孙家定的军籍在半路上便被瞿鸿禨手下的御史给劫走了。

    瞿鸿禨是一个极为能干的人,他又开始派人到了天津对载振进行明察暗访。灯莹被赎身一事,在天津城闹得是沸沸扬扬,所以他们很快便查到了载振接受了孙大梁的贿赂而将自己的儿子孙家定调入天津一事。

    于是瞿鸿禨便一纸奏折将庆王和载振弹劾到了玉阶之上,光绪和慈禧看到之后,都是震怒不已。毕竟因为在这个武卫军未定的这个节骨眼上,载振这般行事,实在是不把他们放在眼中。但是毕竟还没有详细的证据,慈禧倒也是果决,便让粘杆处和御史一同赶赴到了天津城,逮捕了孙大梁。瞿鸿禨本以为还要花费一些周折才能够将那个孙大梁的嘴巴撬开。但是让他没有想到是,这个孙大梁对他们的调查极为配合,不仅仅直接供出了自己对载振行贿之事,还告诉了调查官员,载振藏匿灯莹之所在。最后拿出了载振的信物,将之呈交给了调查官员。孙大梁这样,自始至终只对调查官员提了要求,只有不要对他判刑,可以处以罚金,但是不能坐牢,流放,甚至死刑。

    贪污受贿,虽然大清朝查也是很紧。但是不似朱元璋时期,动则杀头。像这样不过二三十万俩白银的罪过。一般会判刑,但是用金银代替也是可以的,律法上是写明的。所以瞿鸿禨自然是答应了孙大梁的要求。

    瞿鸿禨年纪较轻,他一早之前便是受到了慈禧的宠爱。早在甲午战争的时候,瞿鸿禨便已经开始在军机会议上发生,时任不过礼部侍郎而已。他一身正气,才高八斗,思维敏捷。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因为其在外貌上有些像早些年去世的同治帝。所以慈禧对他喜爱尤甚。但是瞿鸿禨到也不会恃宠而骄,更不会钻头经营权力。直到翁同龢发现了他,觉得他一身清流之意,可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便把他纳入了乌台之中,成为了都察院的御史大夫。有着都察百官之责任。

    由于瞿鸿禨一直受到慈禧的喜爱,所以奕劻便是视其为眼中刺,肉中钉。颇有争风吃醋之意,瞿鸿禨早也就对奕劻在朝中收取贿赂十分不满。这一次被抓住了把柄,他自是不会轻易罢休,之前上了折子便是探一探慈禧的态度,见慈禧坚定支持自己,自然十分的开心。如今证据,过程全部调查清楚,自然便要开始行动。

    这次行动,他先找到的切入点是监察院。找到了刚刚被梁朝宗提拔起来的补监察御史赵启霖。真实的历史之上,让载振下台的杨翠喜一案此案发生在20世纪便是由赵启霖弹劾而成的。赵启霖是瞿鸿禨的门生,只不过之前他只是翰林编修,后来梁朝宗看他为人秉直,所以便启用了他。

    赵启霖不过而立之年,遇到了这种事,便是热血沸腾。尽管瞿鸿禨再三说明,你弹劾之后,可能要被下职很久,之后在朝堂之上,我虽然可以让你重新回来,但是你怕是就和庆王他们结下死仇了。赵启霖满不在乎,在听到了瞿鸿禨讲述了事件的整体之后,当即道:“瞿公允许我今晚回去就写上奏折,明早就递交到都察院这边来。”瞿鸿禨看着自己这个年纪不大的门生,一脸正气的模样。心中欣慰不止,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做。当时这件事,我总觉得不是那么简单。你方便的话,有事多和你们梁佥都商量一样,他背后的那座大山,或许要不了多久便是大清的擎天玉柱了。”赵启霖听了这段有些没头没尾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此刻的他,满心都是明天再朝堂之中,要与大清的权贵,斗智斗勇的景象。

    二日朝会,都察院再提交监察御史赵启霖之弹劾奏折。弹劾辅国公,武卫左军总兵都督载振,私受歌姬。顺便又弹劾了庆王私收贿赂之罪。朝野闻之,皆大惊。这件事之前便有风声露出,但是如今看到了赵启霖朝会上弹劾,还是不由的捏了把汗。奕劻早也就从杨崇伊那里得到了消息。让儿子把歌姬遣散离开。虽然恨铁不成钢,但是如今这个时候想的却是应该保下他。否则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情。

    还没有等都察院呈送证据,便见庆王一系人马开始跳出来为载振摇旗呐喊。慈禧早就知道,便让都察院递交证据。一系列的证据,证词便被供上来,无论是载振的麒麟玉佩还是孙大梁的供词,又或者被截下来的军籍调入令。各个都说是铁证如山也是不为过。朝臣们看到了这些,各个都是颈后面冒出了冷汗。但是庆王一系的官员依旧指责这些罪证是假的。他们考虑到的是太后和皇帝要考虑皇家的颜面,不会轻易的将载振问罪。至于这些本是真实的罪证,想要变成假的,也只不过是太后皇帝一念之间的事情。

    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平日里,奕劻贪污受贿的行为,早就触动朝中大多数皇族宗亲。沉默不语的他们此刻仿佛是闻到了肉味的豺狼一样,纷纷扑上来。和庆王一系的打起了口水战,都认为这件事要严查严审。

    整场朝会下来,光绪一直阴沉着脸,露出了十分愤恨的样子。也难怪,载振怎么说也是他的堂弟。拿着朝廷的官位换妓女的行为,确实丢了皇家的面子。而慈禧更是十万分的恼火,素日里她知道奕劻卖官鬻爵的行为。但是没有想到他的儿子都学会了这一套。而且做得更加出色,慈禧可以容忍奕劻这样。但是他不能容忍载振也这样。上梁不正下梁歪,但是下梁可是代表着大清的未来啊。不过正如大家预料的那样,毕竟有关皇家的颜面,不会那般轻易就把载振拿下定罪的。这种事往往还是他们自己引咎辞职为罢。

    平素里的不发话的慈禧,这一次难得的说道:“哀家看着这些证据倒也是不像假的。大理寺和刑部再好好的配合都察院查一查。至于载振,先停下所有职务。在家禁足十天。十天之后的朝会上再议这件事。”奕劻听到了慈禧这样说,顿时间头晕目眩。他知道载振怕是难逃这一关了。

    两个朝会之间总是发生了更多的事情。先是载振以自己德行有亏,辞掉了辅国公和总兵都督一职。朝廷允了他辞掉总兵都督一职,改任正红旗都统。而辅国公一职保留。面对着载振的辞职,朝中能够说话军机大臣没有一个人挽留他们。包括荣禄和刚毅。前者此刻看奕劻仿佛比看到什么还要嫌弃。至于后者,本就是对这件事一肚子恼火,刚毅为兵部尚书,陆军大臣。之前让他去摇领武卫军都统将军一直就让他很尴尬。毕竟武卫军都统论品级着实和他现在相比差上很多。以前倒也是有军机大臣,诸如世铎就兼任过武毅军都统。但是世铎那是拿着亲王的爵位去兼任而不是拿着自己军机大臣的身份去兼任。

    穿着宰相的衣服,去兼任门房的工作,刚毅也是迫于庄亲王的压力而无奈之举。此刻遇到这种事,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刚毅自然不会再去考虑所谓的武卫军都统。一时间内,朝中大臣自然是看到了载振被弹劾背后的武卫军权位争夺之事。无一不猜测,那载振被弹劾之事,是不是之前便是载沣安排好的。

    接下来载沣采取的一系列的动作更是让朝臣们目瞪口呆。他立刻和光绪采取了行动。一方面,翁同龢再次举荐岑春煊调任武卫军总兵都督。李鸿章这个时候也突然发力,拿出了马玉昆在朝鲜时候的战绩,力保马玉昆为中军都督。马玉昆其实之前对之载振就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他最大的劣势便是他是汉人,是淮军一系。慈禧自然最害怕的便是汉人内有宰相大臣,外有领兵将军。当然,载沣也没有闲下来。他又打出了一张始料未及的牌,便是让现任健锐营营总的顺保解散健锐营,乞骸骨回家。

    这简直就是打脸,顺保四十多岁的年纪,如今正是鼎盛的时候,怎么好好的乞骸骨。谁又不知道,京城禁军一直都是太后的逆鳞之所在。北京城之中,健锐营还有镇抚营的存在一直是她卧榻之憾,但是由于载沣又没有做出出格之事,顺保更是出名的老实。所以一直没有动他。如今这样,慈禧自然高兴。作为交换,原来不允许载沣插手的武卫军,此刻自然得留出一个位置。这样正好也可以在武卫军中做到各方势力均衡。

    所以很快便下达了圣旨。顺保调任了武卫军中军总督。健锐营则编入神策军,由长顺都督。而原来的镇抚营则编入了武毅军中。继续担任醇王亲卫营。而醇王正式任命为武毅军都统,即刻准备带军入朝作战。而武卫军右军总兵马玉昆留任原职,加封轻车都尉。武卫军左军都督,又两广布政使岑春煊担任。作为对李鸿章一系的补偿,则由太子太保董福祥担任武卫军都统,戍卫京畿区域。如今的董福祥早已经不再是当初从甘肃赶过来的提督了。他表明上,忠于太后,同时又结交汉臣,似乎准备做一个李鸿章第二。慈禧这一步明面上是给汉臣一个交待,实际上还是在分化汉臣体系。但是她没有想到董福祥早在蓟州大营的时候便和世铎建立了关系。自然间接也是醇王的人,否则这个一直声明不显的太子太保怎么会被慈禧想起来,小德张的功劳否则这个一直知晓打战之事的猛将,怎么会懂得隐隐和李鸿章唱对台戏,给自己找政治筹码。这些当然都是有心之人为他策划的。

    至于对庆王的补偿,除了狠狠的惩罚了赵启霖以外。慈禧还将任职安徽巡抚的恩泽,这个庆王的大女婿调到了两广,接替了岑春煊的位置,任职两广布政使。这位恩泽大人,虽然是庆王府之人,却是和自己丈人完全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不过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