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梦云阅读>玄幻奇幻>元京梦闻录 > 第四百零二章 不闻窗外事,只享山间月
    凌萧一刻也不浪费,说话间已经切好了松茸,正在往鸡肚子里面塞。过了这些日子,他手上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如今只还缠着薄薄一层绷带,只要不沾水,日常生活业已无碍。

    沈青阮好奇地凑过去看了看,不由惊讶道:“你还真会啊,我还以为你只是随口说说呢!”

    凌萧手下不停,口中道:“幼时在灵山学武,常随众师兄在林中打猎。猎到什么野味就原地清理干净,再寻些树枝来,点了篝火烤着吃。”

    “后来来了京城,这样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直到此次游学,同纪兄与贺姑娘一同穿林过野,才又悠闲了些日子。其实要说起来,这种在鸡肚子里塞东西的做法还是贺瑜教给我的......”他说着,声音微微伤感起来。

    见状,沈青阮四下看了看,忽然提高声音道:“我看你切的松茸不太够,我再帮你切几只吧!”

    说着,他也挽起衣袖,小心避开右手的伤口,净了手,然后用左手拿起菜刀比划了几下,在案板上小心翼翼地切了起来。

    “小心些,刀是新的,口很利。”凌萧看了他一眼,仍是不放心道,“还是我来吧。”

    “放心,”沈青阮道,“我好歹也是用剑的,怎么也不至于......”

    话音刚落,手下的一颗松茸上便染了血。他怔怔地盯着手指上新鲜的伤口,片刻后才感觉到疼,忙拿到嘴边吮了起来。

    “你......”凌萧察觉到不对,连忙赶过来,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都说了让我来,你偏要逞强。隔行如隔山,你以为随便哪个舞刀弄剑的都能做好庖厨之事?”

    他说着将他的手指从口中抽出来,强拉着他到水缸边,舀了些水仔细清理了,又从袖中取出帕子,将他的手指缠了,这才松了口气。

    看着他手上的两道绷带,凌萧不悦道:“这下好了,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现在你就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边,其余的事莫要再插手了。”

    沈青阮有些委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坐到了一旁的矮凳上。

    凌萧说完也觉得有些不忍,偷眼看了看他,缓和了语气,道:“庖厨之事本就与你无关,你是弹琴的人,手金贵着,怎可轻易沾染厨灶间的烟火气?我记得梁培最是宝贝他那一双手,简直恨不得烧香供起来。都是爱琴如命的人,怎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沈青阮瘪了瘪嘴:“我就是听你说起在灵山上和师兄弟们一起打猎野炊的事,心里有些羡慕,这才想着给你搭把手。谁知道我这么没用,竟然连几只小小的松茸都切不好......”

    凌萧忽然想到二人在莲舟泛舟江面时,曾经随口说起过一同出游的事,当时他就是这样一脸向往。又想起从钱嬷嬷处听来的他少年时期的遭遇,还有他自出生起就背负的命运,他心底一软,道:“等过了千觞节咱们就离开虞州,可好?”

    “离开虞州?”沈青阮望着他,双目中有些困惑。

    “对,离开虞州,”凌萧道,“也不再回京城。你喜欢北境,咱们就在灵山脚下搭一座茅屋。那儿的百姓都很热情,灵山脚下有一条流金河,春夏水草也很丰美。咱们日日骑马打猎,猎到什么就地做来吃了,渴了便饮林间溪水,走迷了路就天为被地为床。”

    “入冬前要准备好食物和柴火,大雪一封山咱们便伏踞不出,只懒在院子里煮茶手谈。那里白天日头很大,正好一人一椅在廊檐下晒太阳。闷了就在院子里活动活动,你弹你的琴,我练我的剑,兴致来了还可以对上几招。那里也有很多可爱的孩子,村子里没有书塾,咱们就把他们都招到院子里来,教他们读书识字。”

    “乡野的日子过得格外快些,等孩子们一茬茬长大了,咱们也老了。拎不动剑,骑不了马,就日日沿着河岸散步。届时乡民们都与咱们很相熟了,当年学堂里的孩子也都长成了出息的青年,成了家,立了业。他们一定会很敬重我们,见咱们年老体弱了,就在家务上搭把手。如此,一直到寿终正寝,不闻窗外事,只享山间风月,可好?”

    沈青阮沉浸在他低缓的声音里,听得迷住了。闻言,他怔忡地抬起头来,眼底竟微微泛着水光。

    “在北境,在灵山脚下?”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