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因为有一群孩子们帮忙,温家因此多拉好几车橛子,这一幕自然落在了社员们眼中。

    本来温心在酒席上展现出来的厨艺已经让社员们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如今看她领着一群孩子干活,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

    当然没人觉得温心的做法是压榨童工,这个年代的人还没有‘童工’这个概念。

    而且拜原身所赐,不管温心做什么,大家都不会觉得奇怪,不过她这一行为,还是让一些人心生不满。

    一些家里没孩子的社员酸溜溜道:“这丫头真够懒的,竟然让一群小孩子帮干活。”

    “岂止懒,干活也不行,都不如半大的孩子。”

    “不管咋说,人家现在不追顾知青了,还知道帮家里干活了,你看比咱多拉好几车橛子呢,我觉得挺好。”

    “一个偷懒耍滑的主,你还夸上了。”

    “是啊,有啥好夸的。她虽然不追顾知青了,但是最近和赵国瑞那小子走的挺近,估计是换目标了。”

    “嘘,别瞎说,小心让赵婶子听到了撕烂你的嘴。”

    家里没孩子的社员们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有孩子的社员倒是安安静静的,没说啥,毕竟孩子帮干活也不是白帮,人家给糖又给蛋糕的,这些都是好东西,他们平时可舍不得给孩子们买。

    在农村力气是最不值钱的,能用劳动换好吃的,他们觉得值。而且现在又不忙,有人管着总比他们到处疯淘、掏鸟窝强。

    知青们看到那群孩子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般,一个橛子都不剩,心里别提多羡慕了,早知道这些孩子这么能干,他们也花钱雇几个了。

    对于外面的那些流言蜚语,温心自然不知道,她每天就是捡橛子,画图纸,生活十分简单,但是并不枯燥。

    不过有人却着急了,那自然是债主了。

    李桂香的大嫂刘慧贤就住在隔壁村,一听到小姑子家雇了一群小孩子帮忙捡橛子,立马就找上门来了。

    “桂香啊,我听说你家雇人帮忙捡橛子?这得多少钱啊?”

    “雇啥人啊?咱哪敢啊。”一听刘慧贤提这茬,李桂香心里就来气,这些人真能乱传,她又不是地主,还雇人,这要是传到革委会那,不得被批|斗啊。

    这般想着,李桂香忙解释道:“这不前阵子赵支书家大儿子办喜事,温心在婚宴上得了几块糖,都分给孩子们吃了,他们就主动帮咱干活。”

    “哎呦,这事我知道,温心还当了大厨,这丫头可真能干。”夸赞完温心后,刘慧贤愁眉苦脸道:“你大哥这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啥都干不了了,每天还得吃药。你大侄媳妇又怀孕了,最近吐得厉害,也不能赚工分了,两个小孙子也马上就开学了,家里现在处处用钱。”

    说完自己的难处后,刘慧贤一脸好奇的问道:“桂香,听他们说赵支书媳妇给温心包了个大红包?给包多少啊?”